关灯
护眼
字体:

五、 当前我国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www.Pinwenba.com普通高中在创新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输送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在风雨中起步,艰难发展,至今已有近30年历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教训。尤其是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对普通高中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任务。因此,在此背景下,关注我国高中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总结与分析当前我国高中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对于未来我国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工作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一) 当前我国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1 普通高中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创新人才,必须掌握各个领域中与其能力相符的知识系统,具有一定的技能和策略,成为独立、富有创造性和自主的知识探索者,接受这类教育的孩子,要求其必须具有优秀的品质、超常的智力、强健的体质。因此,我国开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学校中,都非常注重以学生兴趣特长为基础,锻炼他们的能力与素质,从而培养出科技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

    比如,北京四中的培养目标是: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培养杰出的中国人;北京八中的培养目标是:为培养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竞争能力的一流人才打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的培养目标是:努力为社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完整统一的,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品德。

    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高中资优生培养各个阶段的总体目标呈现出如下两点变化:第一,由关注智力发展到强调智力与非智力并行发展。早期的培养目标强调加速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业发展,而未提及培养兴趣、品质等内容。如今的培养目标既重智力,又重道德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第二,由专注于知识习得到强调能力发展。在强调加速学习和积累知识的目标下,培养知识指向型的;而在强调培养创新素养的目标下,培养能力指向型的。上述转变理论上反映出我国人才理念的提升,即以智力与非智力的全面良好的发展和具备一定的能力作为评判人才的标准,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2 普通高中科技创新人才的选拔招生过程

    当前,我国普通高中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甄别与选拔主要有三种方式:

    江苏天一中学资优儿童实验班推荐与自荐→测试→录取测试环节包含文化测试、能力测试与综合测试。其中,综合测试采用标准化的团体儿童智力测验(GITC),包括智力测验、个性测验、记忆能力测验。

    学校每年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多名专家担任主试(华东师范大学科教合作研究中心,2009)。

    全国理科实验班省级数学、物理竞赛前十名的学生报考→统一测试→录取测试环节包含学科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物理四门学科)以及心理测试。

    录取主要以学生测试成绩的排名为依据,重点参考两门理科的成绩。

    复旦附中创新实验班推荐与自荐→基本素质测试→实验设计→面试→录取基本素质测试采用标准题全开卷的形式在网上进行,检测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与探究品质,内容不与课本内容挂钩。

    实验设计考察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每位学生由两名专家进行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特长、参与课外活动的情况等(华东师范大学科教合作研究中心,2009)。

    第一种即通过竞赛方式选拔,强调学生对某领域知识掌握的多寡,或由专家鉴定,或是由学生的平时成绩来说明。如天津耀华中学对于具有科技创新潜质学生选拔,就是由各区择优推荐,并通过考试、考核加以选拔。

    第二种是使用心理鉴定或测量量表或测验来选拔。

    第三种,是结合上述两种方法,综合选拔。当前,采用此种方法选拔学生的普通高中居多,如江苏天一中学对于超常少年的甄别与选拔,主要分为推荐和自荐、文化测试、能力测试与综合测试等四个阶段,其中综合测试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GITC(包括智力测验、个性测验、记忆能力测验),每年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多名专家担任主试进行测试。

    具体的招生过程体现出如下特点:

    (1) 初选侧重考察学生既有的学业成就

    初选中,招生学校对报考学生的资料进行初评。根据笔者搜集的信息,各所学校要求提交的资料包含:(小学或初中)学业成绩单和各类获奖证书。例如,江苏天一中学少年班的招生简章规定考生提供小学4—6年级成绩报告单;三好学生或品学兼优证书;市、区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奖荣誉证书;五、六年级有教师批改的语文作业本、数学作业本各一本(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2009)。但是,各学校并不要求报考学生提供来自家长或者是学科教师的推荐信。一些学校虽然要求提供原就读学校或地方教育部门的推荐信和自荐信,但这些资料也以列举考生的既有学业成就为主要内容。此外,初选尚未充分关注学生在课堂之外的表现。

    (2) 复试中各类测试唱主角

    复试中,招生学校对考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发展水平以及综合能力等进行全面考察。主要的形式有测试和面试。

    测试是各个学校必不可少的选拔方法。测试的类型日益增多,有学科测试、智商测试、特长测试、文化常识测试、心理测试以及综合素质测试,等等。

    学科测试是复试的重头戏,体现出难度超高、测试门类繁多的特点。这类测试以各学科单独测试或学科群测试的形式进行,招生学校尤为看重考生的理科成绩,而文科成绩有时仅作为参考。此外,复试还包含多项能力测试,这些测试几乎是招生学校了解和评估考生的课外表现及非智力发展水平的唯一方式。大多数测试是以国内外心理学相关量表为参照而选用的标准化测验,由招生学校自行组织,有时学校特聘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其中。

    据报道,2010年上海某著名高中创新实验班的选拔考试“一直从上午8点持续到晚上5点多,时间累计长达8小时20分钟。考试内容包含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等7门科目。这样一场‘马拉松式’的考试,令不少考生大呼‘吐血’。学科考试难度超高,令一些学生根本无从下笔。”以致有考生网上发帖感叹:“我居然活着回来了,这样的考试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钱钰,2010)

    除测试外,面试也是重要的招生步骤,面试官主要为学校经验丰富的科技类教师及临时聘请的校外专家。面试旨在观察考生的创造力、逻辑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3 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我国普通高中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以集体为主要形式。大部分普通高中采取了集中设班的方式,也有部分学校采用集中办校的方式。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基本模式:

    (1) 加速制

    加速制是当前我国高中超常学生培养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简化了培养所需的教育资源,且操作较为容易,因此受到推崇。加速制的具体实施方式主要有提前入学、弹性学制和加速学习。

    1 提前入学

    提前入学是指学生在低于某阶段教育正常的入学年龄的情况下接受教育的方式。我国高中超常学生培养早期开办的少年班预备班允许符合条件的初中和小学在读生进入预备班学习,从而为年龄低于正常高中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了符合其发展需求的教育。

    最初的少年班预备班招收年龄为13周岁以下的学生。随后,一些少年班预备班开始招收10周岁左右的成绩优秀的小学生,其培养内容涵盖了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教育的内容。学生毕业时达到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文化程度。上述实践以尽早发现与培养人才为指导思想,使得早慧资优生能够提前几年进入更高的教育阶段学习。

    2 弹性学制

    弹性学制是指不以固定的修学年限为标准,而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灵活调整学制。资优生智力水平高,学习能力强,较普通学生而言,能够更快地完成规定的学业任务。为此,各类大学少年班预备班就通过压缩学制,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按照常规,完成初中和高中的学业共需要6年的时间。而采用弹性学制使超常学生至少能够提前一年完成学业。

    3 加速学习

    加速学习一方面适合超常学生学习能力强的特点,一方面也为他们学习高级课程内容提供了额外的时间,因此,这种方式在实践中广为使用。课程进度快是当前我国高中教育的特点,更是超常学生培养的一大特点。不少实验班的学生要在高一年级学完高中三年的课程,并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一科作为竞赛科目和方向。高二进行高强度竞赛训练时,大部分参赛学生都会提前学习大学课程。为了更好地备赛,许多学生甚至在高中就“啃完”了某学科大学阶段教育的全部内容。

    加速学习已成为培养高中超常学生最常见的做法。这种方法虽然符合超常学生的能力需求,

    但是却容易造成学生失衡发展和为“应赛”服务的现象。此外,由于缺乏与大学的学分互认,高中生加速学习的成果不受大学认可,故现阶段的加速学习很大程度上只能算是一种简单的“超前学习”。

    (2) 集中编班

    在实践中,我国高中超常学生培养主要采用集中编班的组织形式,将智力水平相当、理科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集中到一个特殊班级进行培养。

    各类超常学生培养实验班是学校正常的学习单位,接受统一管理,参与各类活动与评比,受到整体校园文化的熏陶。实验班的运作与普通班相同,组织与管理工作仍由班主任负责。此外,个别学校为实验班配备了生活指导教师,以解决招收的学生的生活适应问题。

    集中编班培养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由于超常学生培养实验班的学生在智力发展水平、学习程度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因此,实验班容易形成互相影响与交流,且适度竞争的环境,并产生群体效应。与此同时,集中编班能避免将个别资优生置于与自己的年龄有一定差距的学生之中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例如,采用跳级的方法将个别低年级超常学生插入高年级学习将引发低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适应度问题。

    对于校方而言,集中编班便于管理和统一安排特定的教学内容,这避免了为个别学生单独制订培养计划和开设课程所造成的不便。此外,学校还能及时发现与解决培养中的问题,总结培养经验。个别学校也逐步将培养超常学生的方法迁移到对其他类别资优生的培养之中。例如,除超常学生外,人大附中对文体类资优生也进行集中培养,采用平日分散编班,课余时间以活动团体或者是班级的形式进行集中训练的模式。此外,实验班还能够对学校的平行班以及周边其他学校产生辐射作用。上海市开展的普通高中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就体现了这一点。

    然而,在培养过程中,集中编班也易导致实验班独立成群,自我封闭,不易融入学校文化等问题;高难度和高强度的学习任务致使一些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社会性发展较差;这些严重地影响了超常学生的非智力发展。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